开封市健康教育网
返回首页丨收藏本站丨设为首页 | 单位首页
网站首页
部门介绍
健康促进
健康科普
基层信息
健康创建
专题专栏
材料制作
  • 部门职能
  • ┊
  • 联系方式
  • ┊
  • 部门新闻
  • ┊
  • 健康素养
  • ┊
  • 政策文件
  • ┊
  • 烟草控制
  • ┊
  • 健康教育
  • ┊
  • 慢病防治
  • ┊
  •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
  • ┊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

联系方式

开封市健康教育网官方网站
地址:开封市健康教育网
电话:0371-23886196
网站:http://jkjy.kfcdc.com.cn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专栏 >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

第二针“超时”怎么办?打了多久会有保护?没有接种怎么办?6个权威回应

眼下,接种新冠病毒疫苗的话题备受关注,对于新冠病毒疫苗,还有哪些最新问题值得关注?一起来看河南疾控权威回应。



接种了疫苗就不会感染新冠病毒吗?


不一定。


没有任何一种疫苗的效率能够达到100%,新冠病毒疫苗也不例外,接种疫苗最关键的作用在于有效避免感染后发生重症和死亡。


接种完疫苗就有保护了?


还得等2周,根据相关研究,我国灭活病毒疫苗在接种第二针14天后,疫苗的保护效率达到峰值。所以,接种完疫苗马上摘口罩、不保持社交距离的做法是不可取的。即使两针都接种了,也要做好防护措施。


还没接种疫苗怎么办?


谨记防疫四件套:勤洗手、戴口罩、勤通风、一米线。无论居家外出都要通风或选择通风场所;外出回家要洗手,手没洗干净前不要触摸口鼻眼;前往人员比较密集的场所,一定要戴口罩。能够接种疫苗的时候尽快接种。


我接种第一针疫苗之后出现了不良反应,担心第二针会更明显,第二针还要接种吗?


如果是偶合反应,那是指受种者在接种时正处于某种疾病的潜伏期或者前驱期,预防接种后巧合发病,与疫苗接种没有直接的关系,不影响第二剂的接种。


如果接种第一剂后出现严重过敏反应,接种者应当及时向接种单位反映这种情况,如果确定是疫苗相关的,这种情况就是接种禁忌症了,无须再接种第二针了。


有说法指首剂接种后2到3周内必须接种第二剂,“超时”就前功尽弃,是这样吗?为什么限定第二针要在3~8周内进行,提早或者推迟会怎么样?


和其他疫苗一样,接种间隔指的是最小间隔或者说理想的间隔,后续剂次没能按时接种和迟种会增加暴露后感染的风险,不影响疫苗的保护效果。《新冠病毒疫苗接种技术指南(第一版)》明确指出,“未按程序完成接种者,建议尽早补种。免疫程序无须重新开始,补种完相应剂次即可。”第1针不会白接种,不存在前功尽弃的情况。


对于灭活疫苗,接种第一剂后,短时间内人体可能会产生抗体,但这个抗体滴度是不够的,无法产生较好的保护作用,持续时间也非常短。只有通过再次接种,再次刺激人体免疫系统,由于有了首剂的免疫记忆的存在,产生的免疫应答会比首次强烈很多,产生的抗体水平会大幅升高,持续时间也会大大延长。首剂的免疫记忆的形成是需要时间的,对新冠病毒灭活疫苗来说一般认为是21天,所以需要间隔不少于21天接种第二剂。


接种一针、两针、三针的新冠病毒疫苗有哪些区别?哪一种好?该如何选择?


疫苗针剂的不同,取决于它的原理和技术路线。一般来说,腺病毒载体疫苗接种一针,灭活疫苗接种两针,重组蛋白疫苗接种三针。总体上它们的保护率基本一致,特别是对重症的保护率都很高。


目前由于疫苗的供应有限,建议能够接种到哪种就接种哪种。到下半年,疫苗供应提速或将有很好的互补应用。比如有出国任务,来不及接种两针和三针的时候,就可以选择接种一针的疫苗。这三类疫苗的保护率基本都是一样的,没有必要刻意选择或更换。

来源:河南疾控

分享到:
点击次数:245  更新时间:2021-06-21 09:10:59  【打印此页】  【关闭】
上一条:@所有人,当你出现这些症状要高度警惕   下一条:重要提醒】开封市疾控中心重要提醒

相关文章

  • 冬季科学备孕
  • 企事业单位、办公场所怎样做好新冠疫情防控
  • 接种新冠疫苗是否影响备孕
  • 冬季防抑郁 ——————大喇叭
  • 加强个人防护,防控新冠疫情是 每个公民的健康责任
  • 冬季如何调试心理防抑郁
  • 又到流感季,用这几招来应对.
  • 宝妈看过来,孩子接种新冠疫苗注意事项.
  • 记住这七招可以预防感冒
  • 儿童接种新冠疫苗需要了解那些知识
  • 做好六点预防冬季感冒
  • 儿童新冠疫苗注射

Copyright © 2020 jkjy.kfcdc.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开封-汉兴路155号 [475004]版权所有

电话:0371-23886196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体验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