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封市健康教育网
返回首页丨收藏本站丨设为首页 | 单位首页
网站首页
部门介绍
健康促进
健康科普
基层信息
健康创建
专题专栏
材料制作
  • 部门职能
  • ┊
  • 联系方式
  • ┊
  • 部门新闻
  • ┊
  • 健康素养
  • ┊
  • 政策文件
  • ┊
  • 烟草控制
  • ┊
  • 健康教育
  • ┊
  • 慢病防治
  • ┊
  •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
  • ┊
健康科普

网站首页
部门介绍
健康促进
健康科普
基层信息
健康创建
专题专栏
材料制作

联系方式

开封市健康教育网官方网站
地址:开封市健康教育网
电话:0371-23886196
网站:http://jkjy.kfcdc.com.cn

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科普
健康科普

这种水果正大量上市!但吃多了小心“中毒”,严重可致死!


又到了吃荔枝的季节,正所谓“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荔枝的美味不光是“吃货诗人”苏东坡写诗大力“背书”过的,更是杨贵妃用“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来向世人安利过的季节限定美味。

拨开红得诱人的外壳,露出白嫩嫩的果肉,果汁充盈得好像要爆出来,轻轻一咬那滑嫩的果肉就咕嘟嘟滚上你的舌尖。

实在太美味了!

如果不是钱包限制了我的发挥,我还真想像苏东坡那样日啖荔枝三百颗呢。

不过,就算真的钱包允许,其实也非常不建议一口吃太多荔枝,毕竟每年夏天都有人因为一口气吃太多荔枝进医院的新闻。

每年关于荔枝的负面消息都不少。

“荔枝吃多了会得荔枝病”“过量食用荔枝后果很严重,甚至致死”……

这让很多人都慌了,面对心爱的荔枝也不知道要不要买了。


01

什么是荔枝病?


荔枝病一旦发生,会导致人体出现低血糖现象,甚至可能引发低血糖性脑病。


症状轻的人会出现头晕、出汗、面色苍白、乏力、心慌、口渴、饥饿等症状。而严重的人则可能出现四肢厥冷、血压下降,甚至会抽搐、昏迷乃至休克死亡。


因此,荔枝病的发生虽然罕见,但也不容小觑。


那么,荔枝病究竟是如何发生的呢?


其实,目前医学上并没有完全研究明白荔枝病的发病机制,以及荔枝的致病原因。


但通过对大量发病过程的总结来看,空腹情况下大量吃荔枝,是致病的关键因素。


因此,荔枝可以吃,但要避免“空腹”吃,更不要吃太多,适可而止。


此外,荔枝病多发于儿童人群,孩子就更应该注意。


进食大量荔枝后,由于荔枝内含有较多的葡萄糖、蔗糖和果糖,一次性吃太多会刺激人体在短时间内产生大量胰岛素,降低血糖浓度。儿童由于体内自我调节能力不足,灭活胰岛素的能力不足,因此就会更容易发生低血糖症。


说到这里,可能会有人疑惑:虽然荔枝甜,但其他水果也甜,也有大量糖啊,为什么没有西瓜病、草莓病、芒果病呢?


这是因为,导致荔枝病的其实不光是大量的糖,还有荔枝中的两种毒素:次甘氨酸A(Hypoglycin-A)和α-亚甲环丙基甘氨酸(α-(Methylenecyclopropyl) glycine, MCPG)。


这两种毒素并不是荔枝特有的,比如次甘氨酸A就是一种存在于无患子科植物中的非蛋白氨基酸,也是引起牙买加呕吐病的罪魁祸首。而这种病其实也算得上是“荔枝病”,因为人们会在进食大量被称为西非荔枝的阿开木果实后产生呕吐现象,严重时同样会导致死亡,这种疾病多发生于阿开木广泛生长的加勒比海和西非国家。


因此,光有糖其实不足以引起荔枝病,还需要有这两种毒素打配合。毕竟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光会在吃水果时摄入糖,喝的饮料也有很多用糖调味,虽然有荔枝病的存在,但也不用对糖产生误解。


02

出现症状,怎么急救?


如果吃了荔枝,真的出现了低血糖症状,在未发生抽搐、昏迷等严重症状的情况,可以先通过摄入糖果、蜂蜜、白砂糖、饼干等家中常见的食物来紧急缓解症状。

但需要注意的是用果葡萄糖浆调味的甜味饮料、牛奶、其他水果、冰淇淋、巧克力等的效果不佳,不建议用于急救。

此外,如果已经出现了比较严重的症状,比如抽搐、神志不清等,建议直接拨打急救电话送医,不要擅自喂食食物或者水,避免发生窒息。

03

怎么避免荔枝病的发生?


虽然有荔枝病的存在,但我们也不能因噎废食而放弃荔枝这种美味的食物。


那么吃荔枝时,怎么做才能避免荔枝病的发生呢?


首先,一定要避免“空腹食用”和“过量食用”,空腹很好理解,吃荔枝前后吃点含有碳水化合物的食物垫垫底就可以。


但“过量”的标准可能很多人都有不同的理解。实际上,普通成年人每天吃 200g 左右的荔枝就差不多了,普通个头的荔枝大概是 10 个。如果是近年来流行的超大个头的荔枝王,大概 4~5 个就够了。


儿童要吃的话,则不要超过 100g。


如果是患有糖尿病的患者,就不要考虑年龄了,荔枝是一颗都不能吃!


此外,吃荔枝时一定要选择熟透的,不要吃未成熟的荔枝。在未成熟的荔枝中,毒素含量更高,风险也更大,而且口味也并不好。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荔枝的成熟与否并不能完全看外壳是否发绿来判断。


毕竟像妃子笑这样的品种本身就算熟透了也有绿色,因此判断荔枝的生熟一定要根据品种特性来看。


来源:河南疾控

分享到:
点击次数:150  更新时间:2023-06-14 15:46:20  【打印此页】  【关闭】
上一条:广州发现2例猴痘病例!关于猴痘,九问九答→   下一条:近视如何预防

相关文章

  • 广州发现2例猴痘病例!关于猴痘,九问九答→
  • 警惕!又是此病毒!一幼儿园17名儿童腹泻呕吐
  • 老年健康管理系列科普-刘荣梅:高血压病人如何自我管理
  • 无烟环境,让生活更健康
  • 无烟环境是给孩子最好的儿童节礼物
  • 世界无烟日海报:种植粮食,而非烟草
  • 三不要两做到,打造无烟环境
  • 儿童健康管理要从娃娃抓起
  • 孤独症行为预警!孩子有这几种情况,爸妈要警惕!
  • 应对新冠“二次感染”,做到这点很重要!
  • 【豫健科普】如何做好儿童健康管理
  • 天天喝电热水壶烧的水,损伤神经还易致癌?真相来了

Copyright © 2020 jkjy.kfcdc.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开封-汉兴路155号 [475004]版权所有

电话:0371-23886196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体验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