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封市健康教育网
返回首页丨收藏本站丨设为首页 | 单位首页
网站首页
部门介绍
健康促进
健康科普
基层信息
健康创建
专题专栏
材料制作
  • 部门职能
  • ┊
  • 联系方式
  • ┊
  • 部门新闻
  • ┊
  • 健康素养
  • ┊
  • 政策文件
  • ┊
  • 烟草控制
  • ┊
  • 健康教育
  • ┊
  • 慢病防治
  • ┊
  •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
  • ┊
健康科普

网站首页
部门介绍
健康促进
健康科普
基层信息
健康创建
专题专栏
材料制作

联系方式

开封市健康教育网官方网站
地址:开封市健康教育网
电话:0371-23886196
网站:http://jkjy.kfcdc.com.cn

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科普
健康科普

酒后脸白、脸红,和酒量有关?其实是肝脏的“受损信号”!“酒后五忌”千万别犯!

到了年底,各种大小聚会接踵而至,而且总少不了喝点酒来调节气氛。酒桌上,有些人喝了半天还是面不改色;也有人一杯下肚就脸通红;还有人喝完则脸色煞白。


有流言说“喝酒脸红的人不伤肝,喝酒脸白的人才伤肝”,那事实真的如此吗?


专家指出,喝酒后的脸色并不表明肝脏对酒精的耐受度,但是可以通过它来判断肝脏受到酒精损伤的程度。


酒精进入人体内的代谢过程

酒精被吸收的过程可能在口腔中就开始了,口腔黏膜首先会吸收微量;然后通过食管进入到胃中,酒在胃中短暂停留的一段时间内,胃部可吸收10-20%的酒精;接着酒精进入小肠,这里将是酒精进入肝肾肺之前的最后所在地,小肠将会吸收剩余的75-80%的酒精。
酒精吸收后会进入血液,通过血液,大部分进入肝脏,肝脏分解绝大部分酒精;小部分酒精由肠道、膀胱和呼吸排出体外。


而酒精在肝脏的分解代谢主要依靠两种酶——乙醇脱氢酶和乙醛脱氢酶。

酒精的分解代谢过程

第一步:酒精(主要是乙醇)在乙醇脱氢酶的作用下,被转化为乙醛;

第二步:乙醛在乙醛脱氢酶2的作用下,被转化为乙酸,最后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



酒后脸色不同的原因

脸色的不同主要与人体内存在的乙醇脱氢酶和乙醛脱氢酶数量有关。
1
喝酒脸红——缺乏乙醛脱氢酶

对于喝酒脸红的人,他们只拥有能快速分解乙醇的高效乙醇脱氢酶,而分解乙醛的乙醛脱氢酶活性却很低,也就是说酒精分解的第二步就出现异常了。


乙醛长时间存留体内,不能很好的代谢,就会刺激血管扩张,导致脸色及身体其它部位的皮肤发红,另外还可能出现心跳加快、恶心等醉酒症状。


注意:喝酒脸红的人,说明肝脏受损较重,并不适合喝酒。江苏省肿瘤研究所调查证明,喝酒易脸红的人若长期酗酒,患肝癌、食道癌、结肠癌的风险远远高于正常人。


2
喝酒脸白——两种酶都缺
一般来说,此类人群高活性的乙醇脱氢酶和乙醛脱氢酶都没有,主要是靠肝脏里面的一种P450酶慢慢氧化,靠体液来稀释酒精。而酒精长期停留,不能被代谢,容易降低心脏的收缩功能,引起末梢血管血流减少,使脸色变得苍白。


如果一次性大量饮酒易引起昏迷,同时发生急性酒精中毒。


3
脸色无变化——两种酶都充足
如果身体里乙醇脱氢酶和乙醛脱氢酶都较多,酒精会被完全代谢,代谢产物乙酸会随着呼吸和小便,变为二氧化碳和水排出体外。这类人群喝酒脸色不容易发生变化。


专家提醒:酒精代谢能力由自身先天因素决定,通过训练不能增加酒量。但是能喝不代表对身体没有损害,长期酗酒会加重肝脏负担,容易导致肝炎、肝硬化甚至肝癌。

酒后五大忌

虽然知道喝酒伤身,但很多时候都无法避免,而喝酒后,有着五大忌,千万别踩!


1
忌洗澡
酒后本身就会出现血压不断上涌的现象,这个时候千万不能洗澡,冷水热水都不行——热水会让血流得更加急促,加重醉态,再加上热气使得供氧不足,易昏厥;冷水洗澡非但不能醒酒,更会刺激血管收缩,导致血管破裂等现象。


2
忌吃药
体内含有的大量酒精会与大多数药品产生化学反应,加强药物的毒副作用。尤其是一些神经和抗过敏类药物,可能会造成生命危险。


忌喝浓茶、醋
喝酒后头晕难受,于是不少人会借助浓茶、醋等解酒。但这些做法其实都错的。


浓茶中的茶多酚虽然有一定的保肝作用,但浓茶中的茶碱会使血管收缩,血压上升,反而会加剧头疼;


酒精对胃肠黏膜刺激本来就不小,如果还喝醋或吃酸性的食物,会增加胃炎、胃溃疡等疾病的风险。
图片

中医解酒方

取绿豆50克、甘草10克,加适量红糖煎服,可以醒酒。这个解酒方不仅可以加快酒精乙醇的氧化过程,还可以利尿排毒。


4
忌睡觉
酒精是靠肝消化的,立刻睡觉,人体的新陈代谢缓慢,对肝不利,容易得酒精肝。饮酒过量者,更不要任其自然入睡,很可能一睡不醒。这种情况下,家人要陪在身边,每隔两小时叫醒醉酒者,喂一点白开水或蜂蜜水,直到完全醒酒为止。


小贴士:不但醉酒后不宜睡觉,睡前也不宜喝酒。酒精虽能帮助入睡,但会使大脑处于异常活跃状态,导致频繁醒来,而且酒精会使支撑下颌的肌肉松弛,可能导致呼吸道受阻,出现呼吸不畅、打呼噜等现象,反而降低睡眠质量。


5
忌催吐
有些人喝完酒后,为了减小对肝脏的伤害,选择催吐。但要知道,吐出来的不仅有酒,还有食物、胃黏液等,会增加食管炎、胃溃疡等消化系统疾病。

来源:我是大医生、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分享到:
点击次数:814  更新时间:2023-01-18 17:35:09  【打印此页】  【关闭】
上一条:服这些药易犯困!多地提醒:春节返乡谨防“药驾”   下一条:过年期间,余下的饭菜该如何处理?

相关文章

  • 服这些药易犯困!多地提醒:春节返乡谨防“药驾”
  • 春节将至,这些事情要牢记
  • 阳康后为啥心累心慌?解答来了!
  • 快查收这份中小学生2023寒假健康提示→
  • 春运出行,消毒用品能带上高铁和飞机吗?解答来了
  • 年前返乡必知的20个防护要点
  •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乙类乙管”个人防护指南——个人日常防疫怎么做?
  •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乙类乙管”防控指引——学校、学前教育机构篇
  •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乙类乙管”防控指引——医疗机构篇
  • 恢复期实用指南来了!这10点很重要
  • 只知道“二手烟”?其实“三手烟”的危害更大!为了家人必看!
  • 一图读懂 |了解XBB.1.5毒株

Copyright © 2020 jkjy.kfcdc.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开封-汉兴路155号 [475004]版权所有

电话:0371-23886196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体验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